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学术动态>>

“新闻众筹”:特色、风险及前景分析

2014-04-28 来源:《传媒评论》2014年3月刊 作者:理论部

核心阅读:作为国内刚刚出现的新型新闻生产方式,“新闻众筹”一出现便受关注,其制作流程门槛低并体现出“你支持,我报道”的大众参与的特色。新闻众筹使新闻生产的门槛降低,使传媒业的预警分析回归,但也对新闻的客观公正、对新闻生产的公开性与独立性产生了影响。

 

“众筹”这一概念真正与新闻行业挂上钩,主要还是2008年美国旧金山社区性“新闻众筹”网站“Spot.us”的上线。“新闻众筹”(crowd funding journalism),即为新闻而进行众筹。2012123日,我国台湾地区创建的众筹网站we Report正式上线,推出了调查报道公众委制平台,发起了多达31个提案的“新闻众筹”活动。20131128日,大陆首个“新闻众筹”平台在众筹网上正式宣告成立,媒体记者和自媒体人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起新闻报道项目,接受网友的资助。由此,国内捐助式新闻制作方式开始受到人们关注。

 

从国内“众筹网”网站上产生的“新闻众筹”项目来看,目前该平台已经上线10多个众筹项目,发起人很多来自传统媒体的资深记者,也有部分自媒体人。如已经筹款成功的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侯继勇发起的《成都创业者生存环境调查》、《21世纪商业评论》记者罗东发起的《杭州:动漫之都的升级与转型调查》、自媒体人赵楠发起的《中国比特币市场调查》、自媒体人信海光的《中国手游圈调查访谈》《安卓手机垃圾泛滥问题微调查》等项目。这种“新闻众筹”模式在国内兴起后会形成怎样的特点?与传统新闻生产模式有何冲突?在当前新闻环境下,生存与发展有什么风险与问题?

 

一、“新闻众筹”与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区别

 

1、 从隐性到显性,从复杂到简单,新闻制作门槛一再降低。

 

从当前各类“新闻众筹”项目的操作流程来看,与传统新闻采写显现出明显的不同之处:一是新闻选题的公开性不同。“新闻众筹”的目的性很强,主要通过众筹解决新闻制作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因为此,记者务必公开自己的新闻选题、报道计划,获得网民的认同与支持,进而换来采访资金。这与传统新闻采访只有少数执行者或者受访者才知道采访计划有着明显的不同。二是新闻采写的参与者不一样,众筹让整个新闻采访门槛降低。在采访者中,可以是传统媒体人员,也可以是网络媒体人员,甚至可以是以前并未曾受过专业新闻教育或者培训的“公民报道者”。另外,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中,由项目执行者直接完成,不一定需要像传统媒体这样,可能需一个团队反复修改,甚至调整自己的原有思路。三是新闻回报不一样,众筹后的新闻在采写后并没有要求一定需要在传统媒体上公开发表。而这一点,在传统媒体大多是不可能的。

 

2、调查类选题受宠,传媒业新闻预警、分析功能回归。

 

笔者发现,在众筹网中“新闻众筹”的十多个项目中,大多以调查类选题为主,如《中国比特币市场调查》、《安卓手机垃圾泛滥问题微调查》等。而台湾地区创建的众筹网站we Report上面,也是注重于推动调查新闻报道的发展,如《洗衣剂滥用杀虫剂调查系列报道》、《被忽略的跨国劳工新篇章》、《校园民主的边陲地带:技职院校学生权利调查》等。自媒体人信海光在众筹网上介绍自己时,也注重介绍自己是聚焦互联网前沿与幕后,力求用宽广见识和知识,解释背后隐藏的真实。

 

独立调查类新闻受到较多资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对揭黑、事件真相、责任等新闻预警功能与分析功能需求的渴望较为突出。众所周知,传媒承担着“监测环境、守望社会、服务大众”的公共责任。但当前社会,媒体监测环境的新闻预警功能正在受到质疑,而注重放大风险的功能却在增强。这种预警的功能在中国进入高风险社会以后,人们的需求来得更为强烈。学者于建嵘认为,就国内而言,我们面对的主要是社会风险。一方面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率以及参加人数和规模都呈现不断快速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涉及社会公共安全的意外事故和灾变性事故不断增加。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很多的风险直接显现在我们的眼前,人们的风险意识与担忧日益强烈。

 

二、新闻众筹与“大众参与的传播”

 

 

“新闻众筹”项目的资金来源于很多资金的提供者,也就是说,只有对这个项目持赞同态度者才会捐出资金,去支持记者开展相关工作。这是典型的“你支持,我报道”的形式。也就是说,项目赞同者通过提供资金的方式,与项目的执行者一起参与了报道,一起形成了这个项目的共同利益。正如美国作家克莱·舍基所说,为新闻记者提供报道资金,其实就是“我们”在为“我们”创造机会。

 

这种更多的向公众募集资金与商业企业为了经济利益资助采写新闻有所区别。We Report认为,新闻业并非企业财团型媒体的专利,唯有公民参与新闻生产的行列,并以具体行动支持优秀的新闻业,新闻才能成为我们公共生活的良伴。为了更好地让捐助者与执行者达成一致意见,We Report一是设立了浏览回应功能,参与者可以对报道者的计划提出意见建议,让报道者修正或者调整自己的项目提案;二是设立“扒粪者沙龙”,如果网友有什么认为值得调查的选题,但自己又无法执行,可以在那里公布,供大家讨论,并让有兴趣者操作。也就是说,发起项目、制造项目或者捐助项目都成了大家参与选题选定,集体制造新闻的参与方式。这种“大众参与的传播”的新闻创新,最初被寄以替代现有“对大众的传播”新闻生产模式的终接者的功能。

 

Spot.us的拥有者David Cohn在创办之时,也一再表明其目的,更多的是想通过该项目证明,“新闻业的传统体系将会灭亡,但是新闻业会活下来的。” 但是,国内“新闻众筹”这种“大众参与的传播”模式的出现,却是在目前传统新闻生产方式仍旧生命力很旺盛的时候,这意味着其功能与目标无法与2009年当时美国报业迅速衰落的年代相比较。

 

正如众筹网母公司网信金融CEO盛佳所提到的,“不是任何你认为好的选题都可以最后见诸报端,那些未能见诸报端但却闪烁着创意火花的选题或许能通过众筹的方式获得新生。某种意义上,‘新闻众筹’为那些有想法有追求的媒体人提供一个新的玩法。”也许,在传统新闻生产依旧发达的网络时代里,这种“大众参与的传播”暂时也只能作为一种“新的玩法”,与传统大众传播共存。

 

三、“新闻众筹”在现有新闻生产环境下的风险分析

 

问题一:谁来保证新闻的客观公正?“新闻众筹”项目的把关人存疑。

 

首先,从项目发起人而言。发起人通过众筹网络平台来推销自己的报道计划(选题以及具体的操作提纲),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记者需要与新闻部主任、或者责任编辑反复商量选题后能才进行操作。在这里,“新闻众筹”的项目发起人(有些是记者,有些从来就没有从事过记者工作的经历)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行为,其制订报道计划的能力,以及这个计划本身可行性、合理性也值得怀疑。另外,未持有记者证的项目发行人所进行的采访与现有的新闻管理体制也是冲突的。

 

其次,从资助者角度而言。在“新闻众筹”的运作过程中,项目发起人极有可能会照顾到资助人的倾向与认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报道计划推销出去,让受众为之慷慨解囊。像众筹网,截至20131220日,各类众筹项目有226个,成功只有50个。众筹新闻的资助者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把关人,他们来决定哪些报道计划应该去做而哪些没有必要去做。所以,众筹新闻有可能变成迎合资助者的新闻生产方式,而背离了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第三,从报道执行环节以及结果而言。在新闻单位,记者对某一选题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与团队来回反复沟通,在遇到困难时,可能还需要新闻部主任、制片人之类的高层次管理团队介入。而在众筹新闻的执行过程中,更多的是项目执行者的单打独斗,如此完成的相关报道,调查是否独立平衡?报道是否客观公正?当然,为了限制某些出资人完全控制整个新闻报道计划,各大“新闻众筹”平台也开始采取一些办法,对出资人提供给新闻项目的资金比例会有一定限制。如众筹新闻网站Spot.us对于每一位出资者的最高上限是整个筹集资金的20%。另外,台湾的We Report成立了非营利性组织——优质新闻发展协会,通过这个组织对“新闻众筹”的新闻调查的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但总体而言,把关上还是比较模糊。

 

问题二:“新闻众筹”公开性与独立调查隐私性的冲突。

 

把项目的选题、报道计划公布在“新闻众筹”平台上,这意味着记者在执行之前需要先接受市场和受众的考验。如此一来,“新闻众筹”便在操作上进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一方面,要公开选题甚至报道计划,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调查报道的独立、公正、客观,又需要在执行时尽可能不受到各方利益群体的影响,需要把调查的目的意图进行一定范围的隐藏,即进行隐性采访,这就为实际操作带来了重重困难。

 

从理论上而言,资助者获取报道意图是利益群体获取知情权的具体体现,但问题是这种获取知情权的做法是在大量网民围观的现状下实现的,如何既让捐助者能够理解计划意图,又让隐性采访操作能够实现,找到两者之间的权利边界,这是项目发起人需要面对的难题。也正因此,不少人认为比较安全的做法还是远离时政话题,侧重专题和历史开掘。从美国的Spot.us来看,它更侧重周边社区公共话题的调查。国内从现有成功的“新闻众筹”的话题来看,小众型、专题性,新闻时效不是很强的调查类报道计划,更容易获得筹资成功。

 

问题三:资助式的“新闻众筹”在国内的商业新闻赢利模式能走多远?

 

2009119日,《纽约时报》刊登了自由撰稿人琳赛·霍晓关于太平洋上漂浮着大量垃圾的报道。她报道该新闻的1万美元支出,正是由几百个关心该事件的网友通过Spot.us资助的。琳赛通过网站提交自己的选题,得到热心网民响应并出资赞助她完成新闻稿的采写,并成功地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当时波因特学院网宣布:“Spot.us将群体资助模式带到了《纽约时报》”。当时,由于美国报业的迅速衰落,琳赛的成功让“新闻众筹”被视为给新闻业提供了新的赢利模式[6]

 

但时过四年,这种赢利模式并没有形成规模,“新闻众筹”更像一种小众行为。在成立已经一年的台湾we Report,目前参加捐助人数也不过才459人(截止20131220日)。而在大陆,仅在“新闻众筹”平台上线尚不足一月的时间里,众筹网上的各个项目里“新闻”这个类目已经被归档到了“其他”栏目。从国内“新闻众筹”平台上对于资助者的回报上,没有硬性要求一定要在公开媒体上发表,对于调查报道的质量与水平也往往无法衡量。现有的回报,只是诸如公布赞助者名单、赠送命名书籍等松散方式。在回报方式无法确定的情况下,要成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还很遥远。

 

另外,众筹新闻模式在国内的不受欢迎,与传统新闻业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状态有关系。在美国,媒体缺采访资金是“新闻众筹”兴起的首要原因,但目前国内传统媒体在这方面似乎还不是很大的问题。而更关键的是,在互联网冲击的时代里,传统媒体正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模式,在其它更为方便、更为可靠的赢利模式还行之有效的背景下,“新闻众筹”的商业新闻模式在国内市场仍旧举步维艰。

 

本文刊载于《传媒评论》2014年3月刊

理论研讨会

more+

联系我们

more+
  • 电话:010-34345435
  • 传真:010-88374775-9874
  • 邮箱:sdfdd@163.com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