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学术动态>>

江融:摄影是否仍然有力量?

2014-05-15 来源:瑞象观点 作者:江融

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摄影是否仍然有力量?”,实际上,整个标题应当是“在因特网和数码技术时代,摄影是否仍然有力量?”

首先,我想从宾·拉丹被击毙后的照片是否应公布这件事谈起。当时至少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宾·拉丹被打死的现场照片应当公布,因为只有通过公布这张照片,大家才能感觉到“911”事件已画上一个句号;还一种看法认为,我们并没有看到希特勒死亡的照片,但我们相信二战已结束。最后,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办公厅主任都建议他要公布这张照片,奥巴马最后经过考虑,还是决定不公布。他不公布的理由,主要是担心可能会引起更多的暴力,并担心这张照片会被支持宾·拉丹基地组织的人用为宣传工具。从中我们也能看到,这不仅是一个政治决定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关于摄影的问题,至少还有很多人相信眼见为实,要看到这张照片才相信宾·拉丹已经死亡。

摄影术从1839年诞生以来,当时正好是欧洲实证主义盛行,就是要根据经验或者根据证据才能论证一个事实。当时,人们认为照片能准确表达镜头所能看到的东西,认为摄影是最忠实和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因此,摄影曾经被认为是完全客观的,在科学、时事、探矿和犯罪等方面成为无懈可击的证据。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二战结束左右,人们一直相信照片是可以作为客观的证据。

法国无国界医师创始人伯纳·库什纳曾见证过世界许多国家的屠杀,所以他曾讲过这么一句话, “如果没有照片,屠杀就不存在”。的确,我们今天如果没有南京大屠杀的照片,日本军国主义者就会否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 如果我们今天没有看见这张德国人残杀犹太人的画面,也许我们就无法非常有说服力地证明,德国人曾杀害无数的犹太人;因此,照片,尤其是纪实摄影照片,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能促进社会变革。

比方说,大家所看到的这张照片是美国著名纪实摄影家路易斯•海因拍的,他曾主修社会学,后来利用相机作为工具,在上个世纪初,系统记录了美国各地的童工;这张照片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从用光、构图、取景来看,是一张非常好的环境肖像。海因的这一系列关于童工的照片, 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了禁止使用童工的法律。因此纪实摄影能促进社会变革,也就是说,摄影曾经是非常有力量的。

现在所看到的这张照片是美联社摄影记者黄功吾拍摄的,我想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这张照片大家注意它是全幅的,而大家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可能是经过裁切的,很多是把右边换胶卷的摄影师给裁切掉了。这当然是题外话,我个人认为新闻照片最好不要裁切。这张照片你如果从底片的右下角可以看到:它是美联社当时做的一个样片,下面有黄功吾的名字,这是一张在越战拍摄的照片,当时美国飞机是想去轰炸越共部队,没想到误炸了越南村庄,村民被燃烧弹烧伤,其中包括这个小女孩;他们一家人被烧伤之后跑过来,当时在现场有好几位摄影记者,其中包括我们大家熟悉的大卫•伯奈特——联系图片社的创始人之一,他也在现场,另外还有一个电视摄制组,也拍了整个一系列动态的画面;黄功吾拍的这张照片,这个瞬间成为了一个新闻摄影的经典, 曾在全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登出来,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紧接着我们下面看到这张越战照片是艾迪·亚当斯拍的,他当时是拍了一组,从越南一个警察局长拿起手枪,对着当时被抓到的越共嫌犯开枪,到嫌犯被打倒在地这整个过程的照片,但他只选择了这一幅照片发表。这个单幅照片也成为大家对越战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幅照片,这张照片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大家在网络上或其它地方所看到的也是经过裁切的,右边这个士兵也被裁切掉了。这个士兵并不知道这个瞬间在发生,实际上有了这个士兵可能让大家会有更真实的感觉,所以新闻照片最好不要裁切,包括编辑不要擅自去裁切一张新闻照片。

艾迪·亚当斯和黄功吾所拍摄的这两幅越战照片,以及其他一些人所拍摄的越战照片,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当时美国国会议员把黄功吾的照片拿到美国国会去作证,据说除了反战运动等因素之外,这些照片影响到美国决策者提前差不多半年左右结束了越战。由此可见,摄影曾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幅照片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是美国著名女摄影家多萝西亚·兰格拍摄的一幅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一位移徙女工及其女儿的照片,这张照片应该说也是最经典的一幅新闻摄影照片。我就在想,我们中国最近几年发生了好几个大事件,其中包括汶川地震、奥运会、上海世博,我们大家再回想你们脑海里是否有一张单幅照片能代表我刚所提到的这几个大事件?

如果我们现在回想汶川地震,你们能想到哪一幅照片是比较有代表性?我想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或者曾经有过现在已经觉得不重要了。敬礼娃娃那张照片在网络上传播得比较快,所以大家就记得印象比较深刻一点,但实际上敬礼娃娃这张照片虽然在上海国际摄影周得了一个大奖,之后似乎就没有得奖。

大家可能需要反思其中的原因,那幅照片的确是不错,可是我不觉得它就一定能够代表整个汶川地震; 但至少大家能记住,一幅照片如果能在网络上或在微博上不断被传播,那么这幅照片在大家印象里会比较深刻。比如说像芙蓉姐姐,或者说像韩寒在网络上发表小说,他们有很多粉丝不断的在传播,他们的确也能够成名,但是韩寒的小说在一百年以后能不能留下来,能不能像莎士比亚的戏剧,到几百年以后人们任然认为他是最经典的作品呢?我很怀疑。当然,芙蓉姐姐也好,韩寒也好,他们是一种社会现象。敬礼娃娃这张照片,同样也是因为网络上传得比较多,所以大家印象比较深刻,但我不觉得它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张照片。

但是, 谁能告诉我,世博会这么一个大活动在上海举行,有哪幅照片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好像没有,所以这就说明一个我们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否有一张单幅照片来反映一个重大事件的本质?我们这个时代能成为经典照片,的确是非常不容易;我们的照片泛滥,每天都有无数的照片上传到博客、微博、网站,在这个影像泛滥的时代里面,一幅照片你拍得再好,你想脱颖而出,的确是非常非常困难。网络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它能让一幅照片传播非常快非常广——这是在网络之前没有办法做到的一件事情,同时它又因为有这么多的照片同时在传播——现在的照片是滚动上传到一个网站上去,一张照片在网络上停留的时间,可能是一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后就会被另外一张照片所取代,所以一幅照片想成为经典的确不太容易。

这就是网络现状的一个悖论,它所存在两难状况:一方面它能增加传播力,另一方面它可能让大家更容易忘掉网上所看到的照片,因为有更多新的照片出现。过去不一样,世界各国的人,大家可能都在看同样一幅照片,像黄功吾拍摄的这个被燃烧弹烧伤的女孩的照片。当然黄功吾那张照片拍得非常好,同时也因为我们大家都在看同样一张照片,那幅照片就更容易被记住。现在这个时代就比较难。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1989年是摄影史上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本身在世界史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世界各国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最后导致了柏林墙倒塌;所以整个世界的格局发生变化。另外,1989年,英国物理学家提出建立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概念, 后来正式叫做因特网(Internet),紧接着1990年Adobe Photoshop数码影像后期处理软件问世, 1991年柯达公司推出第一台专业数码相机,这三项发明对摄影及其创作理念、制作手法和传播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2001年美国又出现了经济危机。因此,首先受到这些事件影响的是新闻报道摄影师和传统的纸媒。美国几家有百年以上历史的报纸都倒闭,新闻报道摄影师无法获得报道的任务,甚至被解雇。

中国人口这么多,一份报纸一份杂志只要有五、六万读者群,都能生存下来,中国还不存在报纸倒闭的现象发生,但我相信看报纸的人会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基本上都在看手机报或上网看新闻,所以传统纸媒的确是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各家报纸,包括我们国内的纸媒报纸,都已纷纷将注意力转向网络,同时也在考虑,如果今后纸媒发生危机怎么去对付,所以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包括书刊和杂志都出现困难,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iPad在看杂志在看书,今后是不是报纸、杂志、书会消失,这个很难判断,但越来越多的人会用手机、iPad或其他手持平版电脑上网来看。因此,为传统报纸和杂志服务的新闻报道摄影师的生存就会有问题。再加上他们所面临的其他挑战,包括普通公民可以用手机现场拍摄的挑战。

两个星期前,北京发生一场暴雨,这场暴雨大家用得最多的照片,就是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名叫杨迪的人,拿着手机拍摄的一张地铁发大水的照片,并上传到自己的微博。当时,专业摄影师没有在现场,因此在第一时间很多网络、很多的报纸就采用了这幅照片,但在采用时绝大部分编辑没有去核实这张照片的真假性,甚至没有署名这张照片是谁拍的,唯一一家去核实的是英文版《中国日报》,同时还署了名。

现在几乎人人手里都有一台相机,不管是手机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都可以拍摄,拍完以后就可以直接传到自己的网站上,或是微博上,大家可以再继续传下去。这种情况下,专业摄影师则面临着公民报道摄影的挑战。数码技术出现以后,Adobe Photoshop修照片、合成照片非常容易,因此假照片不断地出现,包括专业摄影师也有用数码技术合成照片,因此,摄影的公信力大大下降,所以,我们今天才来讨论“摄影是否任然有力量”这个问题。

在我继续往下讲之前,我希望能跟大家一块,把我们今天要谈的新闻摄影、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这三个摄影的概念先统一一下,否者我在讲新闻摄影的时候,你可能在想新闻报道摄影,或者说我在讲新闻报道摄影的时候,你们认为是纪实摄影,反之亦然。首先,我会把个人认为应该怎样去鉴定这三种摄影的定义跟大家分享一下。之后,在讲新闻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之外,我还会谈观念艺术摄影。新闻报道摄影如果拍得好的话,照样也是艺术作品。但是,如果我们要细分的话,它们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现在把它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新闻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另一部分是观念艺术摄影。

我认为新闻摄影可以分狭义的新闻摄影和广义的新闻摄影,狭义的新闻摄影必须是拍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人物的照片,摄影师必须及时赶到现场并加以拍摄,所拍摄的照片必须在新闻重要性丧失之前发表,通常摄影师是用单幅照片来概括事件或人物最重要的内容。这叫狭义新闻摄影;广义新闻摄影英文是Press Photography,狭义新闻摄影英文是News Photography;Press Photography内涵更广一点,它既包括狭义新闻摄影,也包括图片故事、专题摄影和特写摄影等等;报道摄影叫Photojournalism,或者在欧洲叫Reportage,主要是指图片跟文字相结合的报道形式,是由文字新闻和照片合成的,所以叫报道摄影;因此它比狭义的新闻摄影更加深入,你必须要去报道一个新闻,或是一个新闻人物背后的故事,用一组照片才能构成报道摄影。新闻摄影与报道摄影常常被通称为“新闻报道摄影”。

我看到不少人在写新闻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时,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我个人认为新闻报道摄影与纪实摄影最大的区别在于,开始在做项目的时候,出发点是不一样的,纪实摄影师的出发点从来就没有想到是为新闻媒体服务,他们的作品是要做画册,要在博物馆和画廊里面展出,而新闻报道摄影是为新闻媒体服务。尽管纪实摄影作品最后也会用到报纸杂志上面——比如你要采访纪实摄影师,你会把他的作品放到报纸杂志上发表,但是这是事后的事情;同样新闻报道摄影作品也可以进入画廊,也可以进入博物馆去展出,但是它一开始的服务对象是新闻媒体,我个人认为这个是新闻报道摄影与纪实摄影最大的一个区别。

新闻摄影面临的第一次重大挑战是什么?是来自于电视,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时候,最早出现有一批摄影师,包括马修·布雷迪和其他一些人,他们到战场去拍摄照片,因为他们是用大画幅相机,不能够很快传回来,在媒体上面公布——当时还没有能够做到你拍完第二天马上见报;直到19世纪末,英国报纸才首先采用新闻照片。在这之前曾经是用木刻的形式为文字配图。后来出现电台,大家首先是从电台里听到,在某个地方发生战争。但从电台听到消息时,大家还不完全知道,具体战争爆发的情况。等看见报纸、杂志里面的照片详细报道战争的情况,才知道战争有多惨烈。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才真正让记者进入战场拍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政府、军队基本不允许让记者进去拍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地摄影比较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大量出现,这说明大家听到电台消息之后,还希望看到照片,眼见为实。电台之后,出现电视,电视可以更快在第一时间报道一个新闻突发事件,或者深度报道一个事件背后的故事。电视的出现对照片产生了非常大的挑战,一个事件发生后电视可以非常快进行现场报道,尤其是在出现有线电视以后,24小时在不断滚动播放突发事件、突发新闻。这种情况下,当时的胶卷照片拿回来得冲洗、放大、编辑、排版,最快要等到第二天见报,照片跟电视之间的对比受到很大的挑战。不过单幅照片有它的魅力,它跟动态影像不同。就像罗兰·巴特所说,一幅静态照片如果拍得非常好的话,你看完以后闭上眼睛仍然在你的脑海里会产生“余像”。

你去看一部电影,比如说《漂》,这部电影拍得好,但我很少能记住其中某个具体画面,如果有的话, 那个画面往往是一个定格或是特写镜头,停在那边比较久或者说它不是一直移动的画面。科学家曾试验研究,发现动态的影像,因后面的影像一直叠加前面的影像,因此很难保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而静态单独的一幅影像,如果你拿在手里仔细观看,是有可能留在我们脑海里面的,这就是单幅影像和多幅影像的不同。虽然电视传播快,但是人们看完就容易忘,如果单幅照片拍得非常好,能成为经典。然而,因为电视报道快,而且很多人看,又是一种新媒体,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不看杂志。《生活》杂志曾经读者有1350万,有这么大的读者群,到1972年却停刊了,主要原因就是电视的竞争。因此纸媒和新闻报道摄影所面临的第一次挑战是电视。

因特网是对纸媒和新闻报道摄影提出的第二次挑战,因特网使得传统媒体的读者进一步分化,越来越多的人上网看新闻和了解信息,不再看电视,更多的年轻人都在网络上看电视,电视也慢慢变得多余。谷歌正考虑推出网络电视,苹果公司会推出智能电视,iTV出现以后相当于一个大的iPad。智能电视推出以后,我们今后可能会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在上网、玩游戏、付账单、购物、看电视、看杂志、报纸。前几年已经提出网络电视概念,但是没有投产,考虑到会不会有很多的消费者去买。如果它像手机、iPhone、iPad这么好用,就可能会吸引很多人重新看电视,智能电视与传统电视不一样,你可以一天活在上面,可能又会对新闻摄影产生更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接下来我讲一下数码技术和数码相机对新闻摄影的影响。1992年,在美国民主党大会首次使用数码相机报道新闻,标志着新闻摄影记者从胶卷相机转向数码相机报道的开始。今天几乎所有的新闻报道摄影师都在用数码相机报道,而且是即拍即编即传,在奥运会或者世界杯足球赛这种需要抢新闻的情况下,所有的摄影记者在现场是通过拍完以后马上把选好的照片无线传送到编辑部,编辑部编完以后马上发到网络上去,如果发晚了几秒钟,别人的照片就传上去了,现在新闻报道摄影是分秒在竞争,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不够快,别人的照片就胜出。世界杯刚踢进一个球,这张照片可能晚几秒钟就在网络上出现了,如果比赛结束,你的照片还没有传到网络上去,这已经不是新闻,别人已经在其它网站上看到这张照片,或者看到这幅画面,不能到第二天或者比赛结束再把照片传上去,这已经太晚了,照片现在是滚动上网,要求新闻摄影师可以自己编辑,不通过编辑部的编辑,而是自己编辑把最好的照片选出来,马上无线传到编辑部,编辑觉得没问题就滚动帮你传到网络上。因此,网络版和纸媒版是不一样的。

Adobe Photoshop虽然能帮助新闻报道摄影师来修版、编辑,它同样使得新闻报道摄影师会做假。很多观众就对新闻照片本身失去了信心和信任。美国著名摄影文化评论家薇姬·戈德堡曾指出,“一旦公众深信照片已不再是交流的可靠手段时,还有什么可以令人相信。”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张照片是网络上流传宾·拉丹被打死的照片,是PS的,是假的。我看到这张照片是有人把它用来放到光碟上面,这个光碟是关于宾·拉丹怎么被打死的,这张光碟作为商品在卖,就会有人认为这张照片是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没有说明这张照片是假的,大家就很容易认为这是真的。现在做一张假照片是非常容易的事。同时大家就不容易相信照片的真实性。

现在大家看见的这张照片是洛杉矶时报记者在伊拉克拍的,并发回到编辑部的照片,编辑没有经过仔细的研究就发表在头版上面,可是后来他的同事发现这是两张照片合成的,左边这张照片士兵的手伸出去,但是抱小孩那个人的脸是看相反方向,右边这张照片虽然抱小孩的人是看着这个士兵,但士兵的手没有伸出去,作为单幅照片看这两张照片的确是有缺陷,这个摄影师自作聪明把这两张照片合并,合并很容易,他把右边这部分和左边这部分合起来,这两张照片根本连修版都不需要就成了一幅照片,这张照片编辑部没有发现也没有核实就发表在报纸上面。当时这件事情被揭露出来以后,这个摄影师当场就被解雇。

下面这幅照片是路透社的摄影记者拍摄的,他的原图是上方这张照片,是以色列轰炸黎巴嫩的一幅照片,当时记者觉得它的烟雾不够浓,就用Adobe Photoshop把它加重了,这个烟被重复了四次,这张照片被一个犹太人发现了,在网络上披露出来,后来该记者被路透社解雇了。现在照片做假很容易,被发现的机率也很大。

我们现在新闻摄影处在一个公信力下降的危机状态,如何应对新闻报道摄影的危机和挑战,我觉得主要挑战有三方面,第一个挑战是公信力下降 :新闻媒体机构和新闻报道摄影协会团体需要订立行为守则的明文规定,例如:美国国家新闻摄影师协会(NPPA)所订立的《操守守则》在新闻摄影行业中被视为《圣经》,它开宗明义地指出,“准确性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指导原则”,当数码技术出现以后他们就修订了两个附录,即《数码修改操守守则》和《违反操守的惩罚细则》,明文规定要杜绝摆拍照片和修改照片的内容。《纽约时报》也颁布了《我们操守的准则》,其中规定不能在一个场景中增加、重新安排、颠倒、歪曲或删除任何人或物,彩色和灰度的调整仅限于准确复制所需的最低程度。对新闻报道摄影的修改调整只能是最低程度,不能够过度调整,否则可以说是做假。我们任何一个人,尤其是新闻报道摄影师在修改照片时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你修改这张照片,谁能从中获益?是对读者和观众有利?还是对自己、被摄对象或新闻媒体有利?正确的答案是很显然的,如果对读者和观众不利,那就不应当做。

第二个问题是,我是否愿意将我修改照片这个事情告诉读者和观众?如果你不愿意告诉他们,那请你不要做。这两个问题基本上能够作为自律的准绳。

操守准则不仅仅是针对新闻摄影师本人,我觉得任何团体和个体,包括编辑他们也应该有一套准则,包括我刚所提到的不要轻易修改新闻摄影照片。这个问题在《中国摄影报》讨论过,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大报纸的图片总监都认为编辑有权利修改摄影师的照片,我个人认为如果你觉得这张照片不够好,那你就不要用,如果你修改了那就不是这个摄影师的照片,是你编辑的照片。我觉得新闻照片应该用完整的,不要去裁切。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这个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照片,因为该杂志封面是竖的,这两个金字塔实际上有很大的距离,编辑为了能够放到整个封面上,就把这两个金字塔用当时非常早的数码技术拉近了。后来被发现了,被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虽然你觉得两个金字塔拉近了无所谓,但如果这个情况可以允许的话,今后任何情况都可以允许了。

美式足球明星O·J·辛普森当时被怀疑杀害了她的前妻和前妻的男朋友,在审判他之前,美国《时代》杂志和美国《新闻周刊》,同时用了同样一幅照片,但《时代》杂志把辛普森的照片调得很暗很黑,一下就感觉这个人肯定是个坏人,因为这么大的媒体做了手脚后,实际上是在导向公众舆论,因此受到批评。后来,《新闻周刊》也对另一幅照片做了手脚,同样的照片在《时代》杂志上,这个女的的牙是不整齐的,《新闻周刊》用的照片,牙是整齐的。把牙弄整齐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它是新闻照片。新闻照片是不能修改的。

新闻摄影的第二个挑战是来自于动态影像。中国已故著名教育家杨晓光教授跟英国教授克拉克在大连医学院合办的研究生班,当时是叫流媒体训练班,现在发现流媒体这个字不太恰当,在国外英文里没有这种说法,现在改过来叫全媒体或多媒体。多媒体是把静态的影像(单幅照片),跟动态的影像加上音乐、旁白、采访和现场的声音柔合在一块,做成一个3分钟至10分钟甚至更长的作品就叫多媒体。荷赛今年开始设立多媒体比赛,大连医学院毕业生王磊的一个作品,叫《向上看的人》得了三等奖。多媒体现在的界定,至少荷赛是这样规定的,如果你只把单幅照片配上音乐,以幻灯形式来播放,这不是多媒体。现在年轻人很喜欢上网去看视频,国内叫土豆网、优酷网,国外叫YouTube,视频已经成了大家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再加上网络的宽带,宽带能够上传非常快。

今年已经出现4G手机,4G的传送速度比3G要快很多,能以每秒100兆的速度上传,以每秒20兆的速度下载,比原来快很多。把视频上传到网站上大家下载观看,越来越受欢迎,大家也喜欢看电影、看电视、看视频,觉得比较轻松的方式。单幅照片让大家都看明白不太容易,如何欣赏单幅照片是需要普及,需要一种视觉素养,因此大家更愿意去看视频。所以视频、多媒体很自然成为一种趋势。报社、杂志社要求新闻报道摄影师除了拍单幅照片以外,同时还要拍录像、视频,一个摄影师能不能兼顾这两方面?当事件发生时,你选择用相机拍,还是用摄像机拍,现在两个功能能合到一个相机上,你在切换时这两种选择怎样做判断,有时候很难。

单幅照片放在动态影像多媒体中间进行播放时,它通常停留的时间很短,这么短时间观看的效果,不如你单独将它放在手里作为一张照片,或者作为一本画册,或者挂在博物馆的墙上观看。在观众观看的时候愿意看多久就多久,效果是不一样的。静态照片放在多媒体里非常快过去,所以效果看上去不太好,会不会受到动态影像的影响,减弱了单幅照片的力量?这是我给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大家可以一块来讨论,我现在给大家快速放一下王磊拍摄的《向上看的人》·····。

以上就是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的区别和效果,很多网站在介绍王磊这个多媒体作品时候,把王磊拍的单幅照片说成是截图,他们认为他是从录像里面截取出来的一张照片,而实际上是王磊拍摄的单幅照片,从中可以看到单幅照片放到多媒体里面,可能会改变性质。截图是从动态的影像里把其中一张画面截取下来叫截图,它与在动态的事件中抓拍下来一个瞬间的单幅静态影像是不一样的。

回到黄功吾所拍摄的,被燃烧弹烧伤的越南女孩那个场面,当时在现场有美国电视摄影记者在拍摄。在现场的大卫·伯奈特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他事后再去看黄功吾拍摄的那张照片的现场录像,没有看到有黄功吾拍摄的那张照片的画面。换句话说,大家都在现场拍同样一个事件:包括其他摄影师和电视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 并没有拍出黄功吾所拍摄的那个瞬间,他拍摄的那个瞬间画面是非常讲究的,这张照片虽然是新闻摄影照片,是抓拍的,但几乎每一个人的位置都是恰到好处,稍微歪一点多一点可能都不可以,所以这就是一个摄影师的功底,这是平时积累下来的,拍了多少照片以后才能做到。在一个突发事件中,不仅能反应很快,拿起相机去拍摄一个瞬间,同时还能把这个瞬间拍得如此的完美。这幅照片除了他捕捉到这个瞬间之外,拍摄是非常好的,因此才能够成为经典。其中男孩张开着嘴巴,女孩张开着双手,后面那几个小孩都错开来,没有重叠在一起。一个摄影师在拍摄的过程中,所站的外置,靠左靠右、相机朝上朝下、蹲下站起来所拍摄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录像的截图是没有办法等同于一幅经过长期训练所拍摄下来的经典照片。

第三个挑战是 “公民新闻报道摄影”对专业新闻报道摄影师的挑战。手机相机和数码相机的普及,而且,据说iPhone4s今年年底会推出,它的像素是800万,用来拍照片是非常清晰的。现在不少新闻摄影师用手机在拍摄作品,甚至拿去发表。韩国有一个导演用iPhone4拍了一部电影,所以iPhone4s出来后再配上4G通信技术,潜力是很大的。今后有可能会出现用手机相机来拍摄都已经足够,不需要用数码相机来拍摄了。目前小型的数码相机生产大量减少,现在很多人都不用数码相机拍摄,觉得那个东西太沉,大家都是用手机相机在拍。

最近出现了一个新词叫“手机街头摄影”,用手机来拍摄今后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手机拍完后可以传到微博上,可以传到社交网站,手机传播的速度比原来要快很多。这张照片是2009年1月15号美国有一架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当时有一名普通公民用手机拍摄,然后传到网站上去。这张照片是路透社记者拍摄的,路透社离发生飞机迫降的现场很近,跑步十分钟就到了。飞机最后停留的位置离美联社总部也不远,这个公民用了iPhone3拍摄这张照片后很快传上微博,所以捷足先登,比这些专业摄影师要快,虽然专业摄影师可能比他拍得更好,可是第二天很多报纸包括《洛杉矶时报》,都采用iPhone拍的这张照片。

在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时,有普通公民在现场用手机拍摄的照片首次被媒体使用,之后公民用手机拍的其他照片也被媒体使用,可以看出一些突发事件里普通公民用手机、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可能会比专业摄影师更有优势。作为读者来说,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消息来源,我们不仅是靠专业的新闻摄影师去报道,我们也可以通过普通公民拍摄得到一些现场的情况。

我刚才提到杨迪用手机拍摄的北京暴雨后水冲到地铁站里那张照片,第二天很多媒体,包括国外很多媒体都用这张照片,问题在于这张照片传进各报编辑部的时候,许多编辑部没有核实这张照片是否做假,或者这张照片拍摄的人是谁,然后就采用,也没有付他稿费。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如果有图片社尽快联系这张照片摄影师,然后把它买下来,并将这张照片向全世界媒体分销,稿酬应该要给杨迪。业余摄影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他们的照片质量肯定不如专业摄影师,他们没有办法自律,我们没有办法控制业余摄影师不能造假,比如说宾·拉丹的那张照片完全是做假。美国的媒体,例如《纽约客》这本杂志,他们雇佣会说福州话、广东话、西班牙语、英语的人员,请他们去核实所有投稿人的照片和文章的真实性,国外的媒体做到这么专业,用会说福州话的人去核实在中国拍摄的照片的真实性,我是从《纽约客》记者那边知道这种情况,他们很专业,他们专门有人去核实新闻的真实性。

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师对比,专业摄影师是经过训练的,他们的经验、态度和直觉都比业余摄影师要强很多,除了突发事件外,他们应该比业余摄影师有更多的便利,记者证可能让他们去任何地方都畅通无阻,职业要求他们去一些大家都去不了的地方,做具有深度具有权威性的报道,这一点普通公民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们仍然需要专业新闻摄影师,问题在于新闻摄影师要如何能找到有意义,有趣的独家报道,并且要以不同于传统的方式创作出能吸引读者和观众的作品,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不同于业余摄影师的作品;另外,专业摄影师也需要与时俱进.他们需要利用网络与数码技术等,来采集、编辑、制作和传播。我个人认为传统纸媒的网络一体化,这是没有办法逆转的趋势。

最近又有一项新技术出现,叫 “云端(iCloud)”。有位科学家预断,云端技术的出现会使台式电脑和手提电脑在今后20年内逐渐消失。云端技术使大家使用的软件不需要下载到电脑里,只要放在云端里就行 。云端是什么呢?云端技术就是苹果和谷歌大的网络公司,今后会利用网络建立一个大的伺服器。伺服器的容量非常大,可以让所有人在里面建立一个文档,可以把自已拍的图片和喜欢的音乐上传到文档里去,包括你自已的文章都放进去。云端技术可以把你使用的所有电器,包括iPhone、iPad全部都连接起来。今后你可以通过云端伺服器把你所有的东西上传和下载。你可以不用电脑,可以用iPad、智能电视进行操作,来进行处理所有的事,所以电脑有可能消失,更不要说报纸了。新闻报道网络一体化是无法逆转的趋势,纸质媒体最终将整合在数码网络的平台上,这对影像传播和视觉传播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另外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是光场相机的出现,这种光场相机能够允许你把照片先拍下来,尽管这张照片是虚的,你也可以在事后修改,可以在事后去选择视角,聚焦点和现场的效果。那就远远超过Photoshop的合成修改。所以光场相机和云端技术的出现也是划时代的。那么,还有很多新技术没有出现,所有技术的出现就会影响我们的拍摄、传播和观看。所以今后我们看照片可能不是在报纸或杂志上看到,而是在电视或是在手持电器的屏幕上看到,这种可能性更大。当然还有艺术摄影,更多是在画廊或博物馆墙上看到。作为新闻报道摄影师,应该怎么去应对这种巨大的革命性变化。下面我想介绍两位摄影师应对这种变化的尝试。

法国著名摄影家卢克·德拉哈雅已多次获得罗伯特∙卡帕金奖,是新闻报道摄影最高的奖项之一。他拍战地摄影非常好、非常久。但是2004年起,他离开玛格南图片社,声明自己已不是报道摄影师,而是艺术家,开始用6×12林好夫特艺相机拍摄战争冲突的结果、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等。他没有像其他摄影师一样到战争第一线去拍,而是跟在后面去拍战争的后果。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最近几年得的年度大奖照片,往往都已经不是直接关于一个突发事件本身,大都是关于事件的后果和影响的照片得奖。所以,摄影师已经不再是当年卡帕所说的“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很多摄影师已经在往后退而不是往前冲,是用大画幅的相机在拍,而不是用135的相机在拍,另外他们的照片要进入画廊、进入博物馆去展示,而不是在新闻媒体上展示。

 

已故英国摄影家提姆·赫德林登,前不久在利比亚和另外一位优秀摄影家一块被炸死。提姆·赫德林登生前曾声明自己不是报道摄影师,而是“造像师”(image-maker)。他是采用报道摄影、多媒体、电影甚至装置艺术等不同方式讲述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所以他已经从传统新闻报道摄影转向注重内容的报道摄影,以不同方式让观众能与他所创作的影像作品之间产生共鸣,进而使观众能关心和探讨这些事件。非常可惜的是,提姆·赫德林登已经去世,年仅四十岁。新闻报道摄影已出现艺术化,甚至主观化的趋势,这种摄影作品是否还能算作新闻报道摄影,或者是属于艺术摄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讨论,但至少属于新闻报道摄影面临挑战后,他们所作出应对的方法。

黑星图片社曾经是世界5大图片社之一,已故黑星图片社总裁霍华德·查普尼克写过一本书,名叫《真实不需要修饰》,他在书中指出,最重要的还是要坚守新闻报道摄影必须真实的底线。我也要强调指出,新闻报道摄影是绝对不能修改,在此前提下,我们要不断地去挖掘故事和题材,并采用新的方式去报道地球上所发生各种紧迫的问题,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所以新闻报道摄影不存在死亡问题,正如莱卡相机和胶卷出现后,曾经使得新闻报道摄影产生划时代的影响,数码相机和网络,以及光场相机和云端技术的出现,不仅给新闻报道摄影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各种机会和可能。现在最关键的是要看报道的故事是否重要、感人,方式是否新颖、有效。如果我们能够应对各种挑战,今后的新闻报道摄影会比传统的新闻报道摄影更加有力量。

现在来谈一下关于观念摄影和其他艺术摄影在网络和数码技术出现之后的情况。首先,需要指出,当代艺术摄影深受1960年代意大利出现的“新现实主义”和法国的“新浪潮”电影影响。这两个电影流派,不强调传统电影注重情节、动作和对话,而是强调心里分析、电影语言和技巧,传统的电影都是对话很多,包括国内的很多电影都是通过对话才能把故事讲清楚,通过动作才能把剧情交代清楚,大家比较习惯于观看这种方式拍的电影。上世纪60年代,意大利和法国出现了利用长镜头和空镜头手法拍摄的电影。长镜头不是指我们使用的长焦距镜头,长镜头是摄影镜头对准一个画面,然后就不动停留一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就让画面里面的人物表演,比如对准一个脸部,让表情的变化来反映这个人物的内心状态。日本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法国的让·吕克·戈达尔,台湾的侯孝贤《悲情城市》,蔡明亮《爱情万岁》,以及中国的贾樟柯都采用过这种手法。这种拍摄手法出现以后,就对摄影产生了影响。

传统摄影是135相机出现以后,去抓拍街头摄影,因此出现了快照美学;到了70年代时,快照美学和街头摄影已经十分成熟,中间有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罗伯特·弗兰克的 “非决定性瞬间”,一直到1967年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新纪实”摄影展两个主要人物李·弗里德兰德和格里·威诺戈兰德,都是用135相机去抓拍街头摄影。但是到70年代,艺术摄影,包括新闻报道摄影,用135相机和快照美学这种方式去拍摄已经达到了极致,当时所面临的状况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往下拍,有点彷徨,就出现了一批由文学出身的摄影家,他们受欧洲电影的影响,就开始拿8×10大画幅相机开始慢拍。他们的作品不是瞬间抓拍的,而是一个有持续观看后拍摄的影像,这种照片是观察之后找到最佳的地点和视角用大画幅相机把它拍摄下来,这种拍摄方法的美学和传统的快照美学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1970年代就出现了加拿大著名摄影艺术家杰夫·沃尔,他自称是采用 “近实摄影”(near documentary)方法拍摄。杰夫·沃尔不带相机上街的,他是在街上边走边观察,比如他看到路边有三个年轻人,坐在树下聊天喝饮料,这些年轻人身上有刺青,他路过的时候觉得这个画面是一幅很好的作品,就记在脑子里面,之后他专门去找了三个模特,到他所选定的一个场景,根据他的记忆重新建构了一个场景,然后摆拍了一张很像他所看到那个画面的作品。这种像拍摄电影的导演手法,是靠记忆重构一个场景来拍摄的,所以杰夫·沃尔认为他所拍摄的作品也是纪实的,只不过他是接近于现实的。杰夫·沃尔受电影的影响,他的作品是用灯箱来展示,所以他在探讨电影与摄影之间的关系。美国女摄影艺术家辛迪·舍曼也是受电影的影响,她根据好莱坞电影和美国电视里的典型女性角色的画面,自己扮演这些人物,来反映娱乐文化对妇女的陈规定见,以及大众对现实生活中角色的虚拟幻想。她是美国“图片一代”(Picture Generation)运动的代表人物。

杰夫·沃尔和辛迪·舍曼都是在70年代的杰出人物,他们都是用摆拍来重构现场。美国有一位评论家叫麦克·弗里德(Michael Fried ) ,他在评论杰夫·沃尔的作品时认为,杰夫·沃尔是在模仿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法国许多画家的作品手法,他发现法国画家在这个时期画人物时,这些人物都没有看观众,画里的人物都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是在思考事情,他称这种画法为 “反戏剧化”。所谓的“戏剧化”是画面里的人物跟观众中间有一种交流,就是观众在看作品的时候,画面中人物的眼睛也在看观众,就像舞台上演员和观众是有交流。“反戏剧化”正好相反:画面里的人物沉静在自己所做的事情和他思考的内容里,他跟观众中间没有交流。麦克·弗里德认为杰夫·沃尔是采用了法国画家的这种手法在进行创作的。

例如,杰夫·沃尔的这幅作品名叫“为女人拍照”,他是受马奈作品的影响,杰夫·沃尔在拍他的作品时候都是有一定的根据,不仅是根据他在街上所看到的一些场景,更多是通过传统的名画得到灵感。马奈这幅画里,前面这个吧台侍女背后有一面镜子,这个镜子里能看出来最右边有一个男子,正在看这个吧台侍女,这个吧台的女人可能也注意到有一个男人在看她,所以她不好意思;她的眼神跟观众并没有交集,她实际上是沉静在自己的思想里面。沃尔看到这幅画得到了灵感,他就拍了这么一幅“为女人拍照”的作品,这幅作品同样找了一个模特站在台前面,背后也是有一面镜子,通过镜子的倒映我们能看出来中间有一个中画幅相机,这个女人的眼神跟观众没有对接,她实际上是在看相机的镜头,边上有个摄影师是在看这个女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跟马奈那幅画的关系很像,中间有两个架子,实际上又把这幅作品分成三个部分,就像许多艺术摄影要把画面并置在一块。这幅作品是杰夫·沃尔一幅非常有名的作品。

接下来介绍杰夫·沃尔另外一幅作品,这幅作品他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才完成,他首先给了这幅作品画面中间这位女士一笔钱,请她到加拿大一个港口城市去租了一个公寓房,然后让这个女士去买一些家具在这个房间里住下来,适应这个地方的生活,之后杰夫·沃尔就回到这个房间来观察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段的光效,这幅作品中窗户本身就是一幅画,从窗户外面能看到港口的景色。他发现最好的效果是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他就让这个女人在房间里不断走动,不要看照相机,沉静在自己的思想里面,好像她刚洗完衣服,正在折叠衣服这么一个场景,看上去是日常生活抓拍来的瞬间,但他又是用大画幅相机摆拍出来的,由此可见杰夫·沃尔做一个作品要花费多少的资金、时间、精力才能把它创作出来,这个作品叫做近实摄影,这个跟135相机抓拍的手法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这幅作品属于辛迪·舍曼所拍摄最早一组作品,叫“无题电影剧照”,她是扮演电视或者电影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在现实中、电视中其实不存在,可是你又觉得她好像在电影里面看到过,而且她都是自编、自演、自导。

现在这幅作品也是辛迪·舍曼拍摄自己的一幅照片,这幅作品在一个月以前纽约克利斯蒂拍卖行春拍卖出389万美元,成为最贵的摄影作品之一。可以看出照片现在可以拍卖出跟绘画相当的价值,说明照片的地位实际上已经提高了非常多,已经可以跟其它媒介,包括雕塑、绘画、装置艺术开始比拼。

接下来介绍另外一位摄影家叫菲力普·罗卡·迪科西亚,他也是受电影的影响,通常是在街道上拍摄,他其中一系列作品是在世界各大城市中的主要街道,比如纽约时报广场附近的42街上,预先把灯光安置在街道的某一个地方,然后用长镜头来拍摄街上的行人,他将街道变成了像剧场一样的工作室。他的相机与灯光是连动的,他按下快门来后,灯光就能闪下来。他的作品观念是预先就想好的,菲力普·罗卡·迪科西亚、杰夫·沃尔、 辛迪·舍曼这些人是观念艺术家,他们是先想到怎么拍,然后再去实现它。

这幅作品是迪科西亚到美国西部,洛杉矶、拉斯维加斯这些地方去找街上无家可归的一些人,然后请他们来做他的模特,甚至付钱给他们,比如说这张照片他在图片说明中写着30美元,就是当时请模特拍的时候给了他30美元拍摄。但是你在看这个画面时候,感觉这张照片好像是抓拍的,其实完全是摆拍下来的。

观念先行和摆拍已经成为现代摄影一个大的趋势,彩色摄影和大画幅也是趋势。黑白摄影现在反而不流行。在国内黑白摄影仍然是一个趋势,很多摄影师在彩色摄影拍完之后还要把它变成黑白摄影,才认为是艺术的。这个其实跟整个国际上的趋势是脱轨的,国际上现在很少用黑白摄影,基本上全都是用彩色摄影。彩色摄影的色彩还原,色彩的把握其实某种意义上比黑白摄影的难度更大。有人认为你要从黑白摄影毕业到彩色摄影,彩色摄影难度更大,我觉得国内的摄影师应该尝试用彩色摄影,如何能够不把彩色摄影的饱和度拉到中间度才能显示自己是艺术的, 换句话说,就用彩色摄影本身的颜色看你能不能拍出来非常好的作品,这是一个挑战。

格雷戈里·克鲁森是美国的另外一位摆拍摄影家,他是开着车先去找场景,找到场景后他找整个摄影团队来制作道具、布景、灯光等等,就像拍电影一样来拍摄一幅作品。

最近有个年轻摄影师叫亚历克斯·普拉格,她从小在洛杉矶长大,她受希区柯克悬念电影的影响,也是借用电影的手法,但是她跟前面提到的其他几位摄影家都是一样,都是拍摄单幅作品。普拉格的作品像电影中的一个剧照,没有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她的作品是开放性的画面,大家可以去想象这个女人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她到底在想什么?

所以,单幅照片的魅力与动态影像之间的不同在于它能够让大家去阅读,动态影像太快,当然也可以把它倒过来反复看,可是它仍然跟单幅照片是不一样的。我想跟大家提出一个问题,这种挪用电影的手法,但是没有与动态影像结合,只是挪用电影的手法创作出来的作品,专门供在博物馆或艺廊墙上展出,叫“墙上摄影作品”,是否才是摄影能够跟其它类型媒介竞争和独立存在的有效办法?我个人认为,如果静态影像跟多媒体在一块,跟动态影像在一块,而且是按照电影而非摄影的美学去制作,很可能就像当年摄影在模仿绘画一样,会丧失摄影本身的个性和本质。而像观念艺术摄影这种挪用电影的方法,但是它做出来以后是在博物馆或者画册里面展示,而且是用大画幅来展示,这种效果已经可以跟绘画并置展出,来进行比拼,这是否才是使摄影更有效地继续生存下去,并跟其它媒介进行竞争的一种手段?

从2000年开始,瑞士洛桑爱丽舍博物馆每五年做一个展览,是征集世界各国艺术院校学生的作品,展览的标题叫“继往开来”,这个展览已经做了两届,这两届摄影展作品都在平遥国际摄影节展出。从这个展览征集到的作品发现,世界各地艺术院校的学生现在基本上都不用街头摄影进行创作,因此街头摄影现在的确是比较少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城市摄影肯定主要是要在街头上拍摄,所以城市摄影如果不用135相机在街头摄影抓拍的确是很难。像上海这种城市怎么去拍摄它,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当下城市化巨变的时候,城市摄影是非常重要,怎么去拍城市摄影,是摆在大家面前尤其是上海摄影家面前的重大挑战,大家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因为数码技术的出现,纪实摄影其实已经变得越来越主观,包括新闻报道摄影也变得越来越主观。最近纽约摄影节上展出一个爱尔兰裔摄影家理查德·摩斯(Richard Mosse)作品,他最近拍了一个项目,专门跑到美国与墨西哥边界去拍摄偷渡移民的生活状态,他刚开始去拍的时候,发现边境上偷渡客留下的一些垃圾,或者他们曾经睡过的地方,后来发现这些东西很难找到,有些垃圾没有办法确定是不是这些偷渡客留下的,之后,他就索性来摆拍,自己去建构场景,带上一些道具到边境去营造一些遗迹,然后去拍摄了一组作品,这组作品很难界定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摄影,他是在反映偷渡客这些人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恐惧和愿望等。所以摄影已经不仅是观看的结果,更多的是观念的结果,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我个人认为,除了新闻摄影必须要保留它的底线不能去修改以外,其他的摄影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技术,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个越来越虚拟的世界中,摄影已经不是单纯地再现现实世界,摄影其实已经到了利用各种手段来模仿现实世界,来探讨虚拟与真实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加深入理解真实的阶段,当代摄影已经不仅是用来发现世界,而更多是用来诠释世界和理解这个世界。

廖健行(Jeff Liao)是台湾摄影家,他是用大画幅相机沿美国纽约7号地铁拍摄,这个地铁是经过皇后区,从华人社区法拉盛一直到曼哈顿的时报广场,沿途每一站他都找一个地点,然后用8×10相机来拍摄,他在一个场景通常会拍10幅甚至更多,之后花大量时间把大画幅照片中的不同元素组合成一幅作品,他每一个场景画面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东西都是真实的,但最后的作品是虚构出来的,所以你也不能说这个作品是假的,它的确也是一个虚拟的纪实摄影作品,叫“7号生活圈”。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一些艺术家用数码技术创作的作品,这个作品是德国一个女艺术家洛雷塔·勒克斯(Loretta Lux),她原来是学绘画的,后来她用摄影来拍摄一些儿童,利用数码技术把这些儿童并置到她所画的画里面,这个眼睛是做过手脚,非常大。她的这组作品是比较成功的一组利用绘画和数码技术来进行创作的作品。

西蒙·约翰(Simen Johan)是在挪威出生,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而且长期住在纽约的一个摄影家,他的作品探讨真实与虚构的主题。比如这张照片看上去又像虚构的,但又像真实的,这个动物实际上是真的,但是他在这个动物不动的瞬间把它拍下来,你刚第一眼看是真的,后来你又觉得这个很像动物标本,再一看眼睛其实还是真的,让你感觉是真实和虚假之间。

德国艺术家弗洛里安·梅尔-埃臣(Florian Maier-Aichen)是与德国的 “杜塞尔多夫学派”相反,大家知道该学派是在贝歇尔夫妇的教育下,采用非常客观的类型学手法来拍摄。梅尔-埃臣是在美国加州大学毕业,他采用的是主观的方法,在一个很高的地方就像航拍的方式,用俯瞰的角度在拍摄一个景观,拍摄完之后他用数码技术把它做了手脚,例如这幅拍摄洛杉矶城市的照片,你感觉这个城市没有人气,像一个大的灾难过后的场景,非常让人可怕,是经过数码技术处理过的。

克雷格·卡尔帕克简(Craig Kalpakjian)完全利用建筑业的软件来虚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像星期天的办公室,下班以后没有人气的一个走道,这个不是真实的场景,完全是用三维软件虚构出来的。

杰夫·韦斯(Jeff Weiss)也是用软件做出来这幅作品,所以现在完全可以不用相机拍摄,你通过因特网或者软件可以把图像合成、并置,重新再建构出新的一个场景,艺术摄影以后甚至连相机都不需要了,也可以来创作。

安妮·利博维茨是美国著名的环境肖像摄影家,她在拍摄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时候,被告知伊丽莎白女王不会到花园去拍摄,她只能在室内拍摄。安妮·利博维茨去拍摄女王之前,发现她后院的天气乌云密布,就像一幅油画一样,所以她当时就把这个场景拍下来,之后在室内用背景布拍了女王的一幅肖像照片,事后用数码技术把两张照片合成一幅作品,现在肖像摄影也有用数码技术在合成。

麦克·汤普森是已故著名美国时尚摄影家欧文·佩恩(Irving Penn)的助手,他摄的这幅作品是美国胡佛大坝,这个模特并不是真的站在这个非常危险的地方,他也是拍两个场景然后用数码技术把它们并置在一块,所以时尚摄影用数码技术合成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这幅作品是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一位教授佩内洛普·昂布里科(Penelope Umbrico)创作的。这幅作品两年前在平遥国际摄影节展出。2006年起,她从Flickr网站上下载每天上载的落日照片,从中截取太阳把它拼接成一幅作品 ,她一直不断在创作这组作品。现在她又从eBay上去下载人们传到上面卖的电视照片,然而并置成一幅作品,另外她发现很多人拍电视的照片是在自己的卧室里拍摄,有人甚至是裸体的,因此,就变成一个自拍像。这种完全是从因特网上下载现成的照片去创作的例子,可以称作因特网艺术。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到了不用相机,照样能够创作出艺术作品的时代,艺术摄影如何能够利用数码技术和因特网以及摄影本体的语言来不断进行创作,并能产生有力量的作品,是当代艺术家所面临的重要使命,因此如何能够寻找到各种崭新的观念和方法来重新确定摄影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从而重新界定摄影的含义,我认为,这才是摄影仍然有力量的关键,谢谢大家!

施瀚涛:非常感谢江老师这么精彩的演讲,前半部分关于新闻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主要是关于真实方面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艺术摄影创作问题,它是关于虚拟与真实之间的关系问题,一个多小时非常辛苦的演讲,让我们重新梳理了一遍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在技术急剧发展的情况下,各种各样摄影创作手法的变化。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讲座,最后也终于用一句话回答了标题上的问题,就算你有再丰富的技术手法,摄影与艺术这个环节是我们去判断摄影或者影像艺术的关键。

提问时间

提问1:江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的讲座,我听了非常喜欢,我本人是网上开书店的,我个人对艺术非常感兴趣,今天你最后放的一些图像是关于当代摄影的作品。我今天来听这个讲座尤其感兴趣的是关于中国当代摄影走向的问题,如何利用中国的传统美学,结合中国当下巨变的时代背景去创作的问题,对我本人来讲,我非常崇拜的一个摄影家是朗静山先生,他把摄影创作如水墨画一样美。中国当代摄影里面一些创作者,据我了解都是受西方影响,现在拍卖市场上的一些买家,包括在画廊里面一些支持中国当代摄影一些买家,可以说百分之八十至九十都是外国人,还有一些学术机构的评论家和美术馆的策展人。您认为当代摄影应当用怎么样的方式去实现中国美学的一种延展?

回答:非常感谢你提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在我们中国现在的美术界里面,他们已经提出来“再中国化”这么一个问题,中国的绘画尤其是油画和中国国画,如何能够再中国化,曾经在改革开放之后可能是有试图回到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学、传统哲学来创作我们的作品,但是中间我们也可能走过一个去模仿国外最新的流派和思潮这条道路,现在开始想要回到我们的老祖宗,绘画界已经提出来如何要再中国化,我们摄影界是不是也要提出来中国摄影如何要再中国化?恐怕我们还没有提出来这个问题。你刚刚给我们大家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一个挑战,中国摄影的确是需要有“中国制造”的作品,而不是“为西方制造”作品。你不是为了西方的买家去生产去制作,而是我们应该拿出自己原创的观念,能够反映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哲学的摄影作品去走向世界。

当然,你还是应该用全世界能够共同理解的手段、媒介、语言来述说,比如:传统的京剧,如果你的京剧就是用传统的故事和手法来演出,恐怕外国观众在观看时会有一定难度,但是你用京剧的这种方式去演大家都能够看得懂的一个故事,或者用歌剧的形式来演出中国的《牡丹亭》故事,效果就会不一样。我们现在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里,所以我们不要去展开什么是民族的,什么是国际的辩论。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中国摄影师如何能够要用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美学来反映当下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尤其要讲述我们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这种巨变,而这种巨变具有全人类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才是我们中国摄影师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提问2:你好,我对你刚才讲的新闻摄影部分印象非常深。新闻记者在拍摄时可能已经有一些价值判断,他在善恶之间进行选择。请问一个摄影记者在拍摄的时候,带上一些主观情绪是否可以拍摄好照片

回答:任何一张照片都带有摄影师的主观判断,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但一个优秀摄影师在做新闻报道时,要尽量客观,尽可能不要把自已的主观判断表现在画面中。当观众在看新闻照片时,更多的是在看新闻故事和背后的故事,而不是在看摄影师本人的价值观念,注意力应当是引到画面故事本身,让观众自己去判断,而不是要看摄影师的判断。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刚才已经说过,现在的新闻摄影、报道摄影也变得越来越主观化,这样才能产生一种个性,这始终是一种矛盾,我觉得摄影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平衡其实是非常难的,要看每个摄影师怎么去处理,所以我只能这么回答你。

提问3:江老师您好,我是一家企业里面做企业沟通的,平时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企业新闻报道和一些照片拍摄,在拍摄的过程当中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如果我只是真实的去表达现场的场景,可能那些场景并不是我最满意的。如果我想要用摆拍的手法去拍,这些被摄人是第一次见面,可能沟通起来现场时间有限,另外跟他们也不是很熟悉,您觉得这种新闻报道是用真实的表达更好,或者是用摆拍的形式更好呢?谢谢。

江老师:我个人认为狭义的新闻照片最好不要去摆拍,因为它是新闻事件,你要尽可能真实的去拍摄。观念艺术摄影是可以摆拍的。新闻摄影强调真实性,你去摆拍是不行的。拍肖像摄影当然就可以去摆拍,新闻摄影不要去摆拍,这是我个人的建议。

提问4:我是东方早报的记者,多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它与纪录片有什么区别?我看到西方一些多媒体的报道,他们的时间非常短,不像您提到王磊的作品时间很长。通常3分钟甚至于3分钟都没有就结束,请问多媒体与纪录片有什么区别?

江老师:你的问题本身也是我的问题,静态影像如果要融到多媒体里面,有可能削弱静态照片的力量,它已变成一个视频。把照片变成多媒体以后,它就不叫照片了。如果多媒体做得太长,其实跟纪录片也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纪录片基本上是动态画面,而多媒体是由静态影像与动态影像的结合,再配上旁白、现场录音和音乐等。纪录片肯定时间比较长一些,在电影院里面放或者在电视上放,会更有深度。现在有人认为,多媒体可能很快也会消失。我们这个时代变化很快,多媒体的确有它的问题,摄影师把静态照片与动态照片结合在一块,经过尝试后发现,这种做法对静态照片并不是非常有利,所以现在很多人又回过头来专门去拍静态照片。纽约现在胶卷经常买不到,就是因为很多人又回头去拍照片去了。我们要想更多的方法,用更好的形式把单幅照片传播出去。我特别想让安光旭来说两句,安光旭参加过大连医学院流媒体研究生班的毕业生,我想听听他的看法。

安光系:多媒体是嫁接网络才出现的,毫无疑问是以前摄影无法表达的一种方式,我觉得这个是要肯定的。比如在地震现场,地震的声音,这是静态照片表达不了的。同时,我觉得静态影像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观看方式不一样,因为很多时候静态影像是需要去阅读,才能看到画面里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多媒体和静态影像都会存在。

我在国外呆了一年刚回来,深感中国摄影面临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营养不足。我们经常拍得很得意的照片,其实给国外摄影师一看,人家很早就在用这种手法了。现在互联网对纸媒冲击特别厉害的情况下,您是否能给从事传媒的年轻人开一个药方,我觉得这个其实挺重要的。

江老师:谢谢安光系对我这么大的信任,我今天来开讲座并不是给大家提供一些答案,更重要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些问题让大家来思考,提问题有时候比真正提供答案更重要,说实话我也没有答案,网络时代技术发展太快,我也每天都在观察、思考、收集。国外的摄影家每天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很感谢安光旭把多媒体的重要性给说出来了。多媒体的确是为了嫁接网络才这么去做的,它对静态影像传播是很有好处。但是,我认为,作为静态照片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落到博物馆去。这就像电影一样,电影在家里可以反复看DVD,但如果你想看电影的视觉效果还得到电影院去看,只有电影院的宽荧幕和立体音响才能真正体现电影的魅力。虽然现在摄影在模仿电影,它最终落脚点还应当是落在博物馆,是落在墙上的作品,这个可能是我们要去考虑的。网络上我们去看图像的时候,其实削弱了影像的力量,即使高清的荧幕上看,仍然跟照片本身是不一样的。

但是,传统相纸现在有可能停产,不过,数码相纸和打印机的效果越来越好。同时,智能网络电视马上要投产, 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人们不仅将在智能电视上看电视,而且可以上网,从事许多事情。因此,今后会出现两个并行观看影像的趋势,一个是在屏幕上观看,另一个是在墙上观看。如果光场相机得到普及,能随意改变焦点,随意改变视角,则需要重新界定摄影含义。今后摄影会是什么样?真的需要大家去思考。

理论研讨会

more+

联系我们

more+
  • 电话:010-34345435
  • 传真:010-88374775-9874
  • 邮箱:sdfdd@163.com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