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理论研讨会>>

第十一届理论研讨会分组讨论 成果汇报(第三组)

2014-02-18 来源:未知 作者:理论部
 以下是25日晚在分会场的分组讨论关于中国摄影史,大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陈申:中国摄影史  第一卷 7年 第二卷 7年 1937-1949
首先是史料发掘   必须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 才能。。。   当时主要是写史前史(到1919年),早期 是如何传进来的。    中国摄影的开端还是在1919年——西方大量的理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这一年  对20世纪20年代  如何成为艺术  具体研究光社(1923年)——北大的,所以要研究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也要研究 ,还要研究北洋军阀史。。。。意思是  看起来很简单的事 要把当时文化气氛和艺术语境都要搞清楚。   实际上  光社才是摄影史上的一个社团。 故 要在看文献的基础上 需要很长时间研究  才能扎扎实实开始做研究。  这样  我对自己否定之否定  把2010年出的《中国摄影艺术史》里的一些内容进行了推翻或者开动——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  这是对的。   历史在不断消失。【冯建国:到哪去找这些资料——曾璜回答:大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还是主要渠道)、拍卖场、摄影文献收藏者(如赵俊毅),冯:高校的研究生应该鼓励多做做这方面的研究】看过很多日记(指光社),
还有就是 史学研究的目的不一样, 写摄影史还是摄影艺术史 目的是不一样的。  写摄影艺术史  是让人不要再走这条路;写摄影史  是要给人提供借鉴。
 
曾璜总结:1.要弄清摄影所处的环境。2.常常会否定我们自己做过的结论。一定要让研究生做一些摄影史方面的研究。
 
杨小彦: 76年以前是一段  76年以后是一段   76年以前只有摄影 没有摄影家。 76年以前的要从类型学方面研究。   76年之后  逐步有了摄影。 不成熟的观点:“” 一项怀疑组织起来的历史撰写能否写得好?  1.史观:为什么有一部摄影史?  摄影史究竟谈什么(艺术应有一部历史——是一种史观),涉及到什么样的东西能够用史来讲,以什么标准讲。  2.内部史和外部史。 我感兴趣的是摄影史作为背景,当然也有内部史(即摄影艺术史),就涉及怎么去划定?  因为历史不是简单编年史或者材料堆砌。  通史必须在大量个案上形成,其实不太提倡通史。  只有在大量个案基础上,才可能会更好地开始研究。  艺术史其实有很多不同写法,也不可能穷尽。
 
曾璜:陈丹青、巫鸿、吕澎带的研究生都开始做摄影研究。要研究的最起码应该拿真的,原作来研究。   
 
邱亦坚:摄影总史?摄影艺术史?摄影社会史?摄影技术发展史?  必须应该在一个范畴之内。  另外 只是中国人拍中国 还是外国人拍中国?  目标定清楚后  才能循序渐进。  是不是要有个时间段 比如五年或十年一次。  我看美国或欧洲 也是一直有不同的版本来写。   目前来做  是不是要先把范围缩小。 台湾流失了很多,且台湾很潮湿,银版等很多资料都保存得不怎么好。    所以台湾的摄影史研究  常跑去日本要资料, 三分之一的历史掌握在日据时期,三分之一在国民党时期。
日本经验:年表 是个最好的资料,以年表为基础  回过来写摄影史。 中国能否学习之。   当然每个人的史学观不同,所选择的内容更也不同。  但应该先把它做出来,让不同的研究者做参考。
 
曾璜:从1894到1945 中国重要的影像都产生在日本军事侵略时期。杨小彦谈的摄影史框架还是在红色革命时期, 1930年开始的,中国现在的摄影史还建构在这个层面。  真正的 作为国民党 他们占有了大量影像资料  谭从耀说  拍摄了大量  另外  日本人   60 、70%都与日本先关  1920到1930前后,大量的有(日本)国家背景的 对大陆进行影像采集
 
吴鹏:我不赞成把日本所摄中国的影像置于中国摄影史之下。  以德国 法国举例。  摄影史终究是专属,跟国家的历史既相符合  也有独特之处。 故这些作为参考资料 甚至在文献 图录中说明意义即可。
断代的问题  按照历史学断代的准则来看, 可能不太容易成立的是 当代人写当代史。 但从治史学术层面来看, 可以从中国摄影史中单独拿出一章节 “中国当代摄影史”。  资料方面,借着这项工作,广泛向社会征集。 建议 号召掌握史料的积极支持 一旦需要的时候  请领导跟人家借用。 这几年通过市场流动 也发现很多掌握大量资料的人。 这是一个契机,我想好多人愿意 出于对公益的热情  也会支持对中国摄影史的编撰。
原来摄协在80年代做郭许多扎实的工作 也出过一些书  可以把它们作为提纲  按照那些做成下一步要施工的体例。  中国摄影史 至少在1840到1937年 不是红色摄影的专属。 
协会做的这些小书,以今天的眼光看  就是个提纲  我觉得它有价值。
想法:“1+1”工程,写史的同时 做一个史志——相对难度小,投入不太大。找历史学专家和摄影方面专家进行培训。  找资本支持
口述史:仅供参考
 
曾璜:吴鹏谈了很重要的问题:中国摄影史跟中国影像史是很大不同的概念,后者中出现的不一定要写入前者。   我觉得至少在1949年以前  国统区的摄影史应该是占主流;红色影像是支流。 而大陆的是主流 台湾的是支流。  但1980年前后到1990年以后,台湾的摄影人对于大陆的走向产生了影响。
 
曾裕林:1.人员组成:利用社会资源,在这领域里长期研究的人员;网上征集,一些可能不冒尖 但在默默关注的人 ;利用高校的力量,高校在科研方面比较有优势, 导师、研究生 走访 调研 找资料。 各个省市的摄协要协助。2.资料收集至关重要:尽量地找原始的 一手的资料,  每个环节要有理有据。 3.撰写的人要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公正的立场; 4。摄影史的范畴:确定完范畴之后,再开动。  5.此事吃力不讨好,把握得好是好事,把握不好 挨骂。  定到写到哪一年?  人物 哪些能上 哪些不能上?  要考虑。  如果是现在  成就怎样 才能入到历史?   5 体例:叙人还是叙事  还是相结合?  6 口述摄影史
 
曾璜:07年  专门请了历史学家  在会上做了关于体例、资料等介绍。 你提到比较新的,是通过网络。   上海摄影史第二版出来了。(王郑生:广东摄影志 内部资料)
 
吴厚斌:一个建议。 如果写作时间较长 若10年 应该能完成, 短期的话应该分段,第一阶段:中国摄影文献史或中国摄影史志。  分析到当代,摄影史很难写,其外沿已经无孔不入。  故先编年表,再集成个案  形成粗略文献史,再进行分类(社会学和艺术学的视角),笼统地分;断代,以不同史学分类为基础,断代都是不一样的。 这几个方向完成后 才能着手做对得起历史。
【陈申评价:内行话  四条腿 社会学 人类学 艺术学;曾璜:学科比较法,以成熟的学科要套新兴的学科】
 
徐希景:史学论著 基于特定意识形态的文化中心主义。要有指导思想,要重点考虑中国人在摄影历程中的独特贡献 来书写。  07年开始谈历史书写。  高校的力量加强,文章写作越来越多,史料越来越丰富,都为写摄影史提供了很大支持。   现在拿到文献资料不难了,   一些平台都能找到详细的。(比如大成数据)  这些意见仅仅是参考  协会应该组织人员  分几个阶段  写出每个人的写作思路  自己的工作基础  手头上的文献基础   把这些有能力写作的人 再集中起来 进行探讨  和下一步行动。 
摄影史上太多空白了 很多东西可以做(比如林泽苍)。
文献这方面,在龙熹祖老师那本书《中国近代摄影美学文选》(要增补)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收集整理。
 
吴厚斌评价:入史的人 对身份界定和身份梳理 应该严格选择。  作为艺术的摄影 好评价, 但如果把近代的摄影纳入摄影史的话  要面临许多问题。 
 
吴鹏:是不是确定到底是摄影史 还是影像史。断代也不一样,中国摄影史再早也早不过1826年,但影像史 则是上跨唐宋元明清,绘画、雕塑、年画等都要进来。  影像史虽然分量重,累人,但是好上,可采用的现成东西太多,可以稀释摄影这部分。  个人建议  还是摄影史  不做影像史。  
 
(关于外国人写的中国摄影史)
贝尔纳的《中国摄影史》,现在写出的第三本 1880年以前 中国摄影家拍的照片。
 
张惠斌:能否把协会的文献资料整理出来,形成共享平台,有志写史的人来参考。 但是最基础的东西还是空白,  加入能把现有东西拿出来,有人来进行动态更新,运用资料的人能尽快反馈。
 
曾璜:以我对王瑶主席的了解,她想做的事 应该会有比较现实的成果。
 
唐东平:教摄影史的人都有体会 不能让学生只读一本摄影史。 要求学生多看几部不同版本的摄影史,法国有法国的世界摄影史 英 美  日都有不同的摄影史。 中国做摄影史的难度大、1.时机不成熟  两岸没统一。 写史的一定要跳出自己的意识形态,要是两岸共修抗战史,抛开意识形态偏见。  同理,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于XX年,我们不会说国民党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以前的“中国摄影学会”,而应该很中肯 很心平气和 不带偏见地做。  2.资料占有性。 现在都私人占有资料。 举例 很多照片不属于国家的一类文物,故宫地宫里就有很多照片 但拿不出来。 3.大量的伪满影像和国民党很多的影像资料,还有北大图书馆中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复旦大学(与大公报有血缘关系)等地方的资料 能否汇总过来成为共享资源。     中国摄影史没有伪满 ,没有港澳台, 就不全了,从地域性来看,可以推出阶段性成果,如个人视野的摄影史,偏也可,出来了大家填补空白。
考据是最难的。
从实物开始,根据实物做研究,比大家空谈要好,尽可能把年表做得详尽。从教学角度来说,参考可以用资料型的摄影史,但想看到整个发展脉络,应该写学术型的摄影史。  故同意专家的意见,做年表,整理资料,做好学术架构,先写分阶段的摄影史,即做好写史准备。
写历史要理性,一吵架就写不了摄影史了
 
【广东】作为中国摄影发源地,红色摄影人里也有很多广东人
成功:1.年表;2.人物谱 有分量的人物要列出来 关系屡清楚 很多资料已经被数字化
苏汉荣:同意唐东平  把基础打好   有条件的县一级和省一级
吴世平:个案研究
 
陈卫星:如果要做学术  就是个文化史。资料是一个方面,另外 分期和人物评价 要有讨论。  中国摄影史主体应该是中国人。  另外一点  大通史的结构  按照历史的原来面貌来做  尊重历史 1949年以前和以后。  对社会史和文化史 背景材料的填充。
 
 
 
曾璜总结:
关键词:做基础的  年表  图录  史志
争论:中国人拍的 还是  纳入外国人拍的
 
王郑生:忠实于历史
 
 
 

理论研讨会

more+

联系我们

more+
  • 电话:010-34345435
  • 传真:010-88374775-9874
  • 邮箱:sdfdd@163.com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